对校园霸凌说“不”

发布者:刘阳发布时间:2022-04-10浏览次数:75


作者:刘妍希

 

前些日子,安徽滁州一中学发生一起霸凌事件,一女生被多人围堵在厕所,4分钟内挨了64巴掌后晕厥。而这一事件并非孤例。

七岁女童被同学往眼里塞纸片导致视力下降”“女生被围殴逼跪脱裤羞辱”“初中生失手刺死霸凌者获刑”……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

据统计,我国城市中小学的校园霸凌发生率超过20%,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中,霸凌的发生率甚至高达31.5%。也就是说,每10个孩子中就会有23个遭受过校园霸凌。因此,校园霸凌这一议题值得关注。


校园霸凌是什么?

提起校园霸凌,常见的看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不就是小孩子打打闹闹吗?说霸凌有点过分了吧。另一种是欺负别人的固然不对,但那个被欺负的孩子怎么不反抗啊。这两种看法都是错误的。

第一,校园霸凌并不等同于打闹或者一般的校园暴力,它具有不平等性。在小学低年级中,儿童常采用暴力或攻击手段作为交流和表达的方式,如得不到的东西会伸手去抢,感到愤怒的时候会大叫和推搡他人,但这无法解释接受过教育、具备情绪控制能力的高年级学生中的霸凌行为。校园霸凌不是力量相当的两位同学之间的冲突,也不是由一方发起的暴力行为,它是强大一方对弱小一方造成的压制性伤害。这种力量的不平等可能表现为人数上的以多敌寡,也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恃强凌弱。

第二,由于力量失衡,受害者在霸凌事件中难以反抗。在许多被曝光的霸凌事件里,被欺负的学生的身体或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与此同时,受害者还会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一方面,这种失控场景和徒劳反抗会在心中形成固定模式,使受害者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从而逐渐放弃反抗。另一方面,创伤经历会导致受害者在内心反复回忆,重新体验受害的痛苦,从而产生情绪障碍,导致社交退缩。此外,与校园霸凌经历有关的抑郁、焦虑、创伤应激障碍等问题可一直延续至成年期。校园霸凌会长期改变受害者的认知模式,导致情绪障碍。因此,对受害者的指责无异于雪上加霜。

从上述校园霸凌的特点来看,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或校园之内的双方力量不平衡的攻击性行为,它会对受害一方造成长期的身心伤害。


为什么会发生校园霸凌?

很多人认为,霸凌的发生似乎存在一些表面规律,例如成绩不好、身形弱小、没有朋友的人容易受欺负。但是,根据许多受害者的自述,他们被欺负的原因仅仅是与他人不同,如穿着打扮不同、口音不同、走路方式不同,甚至是女生正常的生理发育也会成为被攻击的原因。

一些针对霸凌者的研究显示,他们往往缺乏同情心,社交能力低下,与此同时,他们还强烈想得到尊重,想要控制同伴。有研究者提出,霸凌者之所以如此行为是为了更受欢迎,在同伴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在这些研究者的调查中,霸凌最有可能发生于同伴大换血、社会地位重组的中学早期。与同伴的交往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圈子里最受欢迎的头头在几乎所有青少年看来都是风光无限的事,但过分追求社会地位会导致暴力、孤立、威胁和拉帮结派等霸凌行为。

从环境来看,学校并不是惩罚犯罪最严厉的地方,也不是阶级矛盾完全消失的净土。在校园这个微型社会中发生的霸凌事件与社会中以多欺少、强取豪夺的现象有共同原因。集体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与较高的霸凌发生率有关,而垂直管理的组织方式(如班主任-大队长-中队长-小组长)也更容易使学生划分出三六九等,成为滋生欺凌事件的温床。此外,学生是否具有年龄、地域、民族、文化等多样性也会直接影响发生霸凌的概率,越单一的同伴群体越容易使某一个学生显得特殊,成为群起而攻的对象。


如何对抗校园霸凌?

我们该如何向校园霸凌说呢?

首先,学校要建立平面或交叉的管理结构,促进平等友爱的同伴关系形成。

其次,学校和家长都应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心理韧性和社交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交目标。

第三,各方都需重视冷暴力关系,因为它往往是霸凌事件的先兆。

一旦发生校园霸凌事件,我们需要关注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及时请求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干预,打破受害无助再次受害的恶心循环。

 

参考文献

Chan, H, & Wong, D. (2015). The overlap between school 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 Assessing the psychological, familial, and school factors of Chinese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4, 3224–3234.

Kokkinos, C. M., & Kipritsi, E.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llying, victimization,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lf-efficacy and empathy among preadolescents.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5, 41–58.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Blackwell Publishing.

Salmivalli, C., Lagerspetz, K., Björkqvist, K., Österman, K., & Kaukialnen, A. (1996). Bullying as a group process: Participant rol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social status within the group. Aggressive Behavior, 22, 1–15.

Takizawa, R., Maughan, B., & Arseneault, L. (2015). Adult health outcomes of childhood bullying victimization: Evidence from a five-decade longitudinal British birth cohor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1, 777–784.


来源|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