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至,如何安放无孔不入的焦虑?

发布者:刘阳发布时间:2022-04-10浏览次数:46


作者:王一集

 

新冠疫情即便席卷全球,也无法阻挡高考的脚步。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是如约而至,承载着无数应届学子和家长的期盼,也见证着学子们无处安放的焦虑。

考试倒计时的天数越来越少,而焦虑似乎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究竟该如何安放无孔不入的焦虑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焦虑猛于虎?

提及焦虑,许多人会大有闻虎色变的意味,恨不得能除之而后快。其实,焦虑并非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一无是处、面目可憎。

恰恰相反,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焦虑其实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下的正常应激反应,对人类的繁衍生息不乏裨益。诱发压力的情境五花八门,可能是突如其来的重要任务,可能是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又或是迫在眉睫的重大考试。面对林林总总的压力情境,人体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醇 (cortisol) 来唤起个体的警觉性,从生理上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焦虑是在提醒我们,身体已经进入备战模式,可以随时随地迎接挑战了。

但是,焦虑也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焦虑固然能唤起机体的良性应对,过度的焦虑却会对个体的身心造成损害。尤其是在长期、慢性压力的情境下,过度的焦虑会使个体产生抑郁情绪(depressive symptoms)以及生理和情绪层面的倦怠(burnout),让对个体的表现和心理适应蒙上阴影。

过度焦虑还和个体的负性认知加工有密切的联系。高焦虑个体更倾向于关注环境中具有威胁意味的信息(attention to threat),比如他人生气的面部表情,并对这些负性信息进行自动化加工。一旦关注到这些负性信息,高焦虑个体还更有可能沉溺其中、难以抽离,从而进一步强化焦虑情绪。

 

那么,焦虑从何而来?心理学家对于这个问题颇有兴趣,并就焦虑的缘起提出过不同的理论模型。比如,Eysenck1997)提出了焦虑的四维模型(four-factor theory),认为滋生焦虑的温床包括外部刺激(external stimuli)、躯体反应physiological activity)、行为倾向(behavior action tendencies)和认知加工cognitions)。

外部刺激是指环境层面的信息以及个体对该信息所做出的解读。比如,即将到来的高考就是催生焦虑的外部刺激。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个体会产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紧张冒汗等相应的躯体反应,和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冲动,忧虑、焦躁、害怕的情绪,以及消极的认知,从而助长了焦虑。


如何疏导应试焦虑?

面对焦虑,疏导是最有效的调节方式。以下简单易行的方法会有助于缓解应试焦虑。

1适量运动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发现,运动能有效地减缓焦虑,降低个体的焦虑敏感性(anxiety sensitivity)。在最后的考试冲刺阶段,劳逸结合尤为重要。每天不妨在备考之余留出一些时间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快走、瑜伽等,既能强健体魄,又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一举多得。

2表达焦虑

面对应试焦虑,自欺欺人地逃避、拒绝只会助长焦虑的气焰。接纳焦虑的情绪,并通过沟通、交流、记录等让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来表达焦虑,才是更明智的做法。和三两好友倾诉、与父母促膝谈心,又或是将自己的焦虑一一记录在日记本中,表达焦虑这一过程本身就能起到舒缓焦虑的效用。

3认知重评

认知重评可以帮助我们对当下诱发焦虑的情境进行积极、建设性地解读和重构,从而有效地疏导焦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以认知重评为核心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在针对焦虑症、抑郁症等情绪障碍的干预中有广泛的应用。面对应试焦虑,我们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一想高考可能会给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改变,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是什么,自己已经为之付出的努力等。关注这些积极的方面会帮助我们挖掘出考试的闪光点,重新解读考试的意义,从而缓解考试所带来的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Eysenck, M.W.  (1997). Anxiety and cognition: A unified theory. Psychology Press, Hove.

Fox, E., Russo, R., Bowles, R., & Dutton, K. (2001). Do threatening stimuli draw or hold visual attention in subclinical anxie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0(4), 681–700. https://doi.org/10.1037/0096-3445.130.4.681

Margetich, A. (2020). Does exercise reduce anxiety sensitiv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oQuest Information & Learning]. I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Vol. 81, Issue 4–B).

Mogg, K., & Bradley, B. P. (2016). Anxiety and attention to threat: Cognitive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with 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87, 76–108. https://doi.org/10.1016/j.brat.2016.08.001

Teachman, B. A., Joormann, J., Steinman, S. A., & Gotlib, I. H. (2012). Automaticity in anxiety disorders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2(6), 575–603. https://doi.org/10.1016/j.cpr.2012.06.004


来源|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