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羽音 马伟军
在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我们总是被拿来和那个事事完美的同龄人相比较,比学习、比习惯、比性格、比才艺……
渐渐长大,父母不再每天向你念叨着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比较却没有停止,压力也没有停止。
你发现,你身边优秀的同龄人越来越多,你与他们的差距也好像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也不止是学习和才艺,还多了成就,多了工作以及各种世俗的标准。这个世界仿佛有许许多多用来衡量你的标尺,同龄人早已开始奋力攀爬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你却依然站在坐标原点,手足无措。
年纪轻轻就手握多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女博士、北漂创业靠自我奋斗实现财富自由的小伙子、自小学画现已做到行业顶尖的插画师……打开公众号,一个个诸如《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别的90后早已年入百万》的标题跳入眼帘。每看一次,你就心惊肉跳一次,你感到迷茫焦灼,压力山大却又无从排解。
通俗一点来说,这种由于同辈群体而对自身价值、态度、行为等产生影响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同辈压力(又称同伴压力)。优秀的同辈固然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向前,就如老话所说“见贤思齐”“近朱者赤”,但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诸如回避、退缩、自我效能感低等系列适应性问题。
那么,面对同辈压力,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才能不被他人的光芒所伤,化压力为动力呢?
1、避免错误归因
容易因为同辈压力而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大多有着不太健康的归因和思维模式。比如:与常人不同,他们倾向于将他人的成就归因于他人自身的实力,而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额外的运气;又或是因他人某一个方面的优秀,而认为他们的各个方面都优秀非凡,即我们常说的“晕轮效应”;又或者,他们更容易受到可得性启发的影响,说起同龄人,便想到最优秀的那一撮,进而觉得整个同龄人群体都有着自己难以企及的优秀,殊不知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只是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
这样的模式让他们总能十分很轻易地找到一群“完美得无可挑剔的同龄人”,也更能轻易地找到“自己技不如人”的“证据”,继而得到一个错误的论断——“我很失败,我不如别人”,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加重了他们感知到的压力,也不利于健康心态的养成。
事实上,天赋异禀或非常优秀的同龄人毕竟只是少数,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与积累外,也免不了掺杂了一些机遇的因素。不必放大别人的成功又放大自己的失败,给自己树立很多假想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更不必拿他人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给自己的“失败”平添一些并无道理的证据。
2、警惕反刍思维
当被同辈们的优秀所冲击到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会去反思一下自己。这种自我的审视与复盘当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也需警惕,不要陷入反刍思维的死循环里。
所谓反刍思维,是指人们遇到负性事件时,时常重复和回忆那份痛苦的思维方式。研究表明,同辈压力与反刍思维存在正相关,它很可能让我们过度地去寻找和关注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而过分沉溺于这种消极的比较和压力之中,又会进一步强化我们焦虑、迷茫等情绪,让我们不仅没有找到问题的出口,反而放大了同辈的压力,也加重了自己沮丧、自卑的感受和情绪。
发现自己有这种倾向时,我们需要及时止损。网上的热点、公众号上的文章、身边人的朋友圈,划过就过了,不必过分放大,也不必拘泥和沉浸于此,让压力在指尖划过屏幕这一刻后就释放掉吧。
3、构建自我认同感
有25%的大学生在接受调查时表示,自己感受到同辈压力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就更会关注于“别人有什么”和“别人得到了什么”。即使那些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但却依然会给人带来超乎寻常的压力。
研究表明,青少年和成年初期的大学生是最易被同辈压力所影响的人群,这可能与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尚未完全建立或并不稳定有关。自我认同感是个体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意识与外部因素综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所思所做的认可程度,是人格结构和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之一,也是个体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
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常常代表着对自己能力和选择的坚定,也有助于人格与自尊的发展。易受同辈压力影响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大都处于同一性的延缓阶段,应当继续积极探索,找寻适合自己的价值和道路,这其实也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独特之处。只有这样,才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在与同龄人多维度多方面的比较当中迷失了自我。
综上,用更健康和正向的方式去看待和思考同辈压力,可以帮助我们逃离”总觉得他人更加优秀“的怪圈,发现自己独特的优秀和独有的快乐。
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值得称颂的瑰丽,这与比较无关。
参考文献:
Bradford, B., Donna, R., & Sue, A. (1986). Perceptions of peer pressure, peer conformity dispositions, and self-reported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J]. Dev Psychol, 22 (4) :521-530.
Steinberg, L., & Monahan, K. C. (2007). Age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to peer influ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6).
郭素然, & 伍新春. (2011). 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综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4), 81-85.
陈小普, & 黄一雯. (2019). 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同辈压力与反刍思维的关系探究[J].职业与健康, 35(15):2115-2119.
来源|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