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成员出席“残疾人心理康复体系构建”工作座谈会

发布者:刘阳发布时间:2021-10-22浏览次数:381

20211019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方媛,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及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胡谊、席居哲,赴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出席 “残疾人心理康复体系构建”工作座谈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党组书记王爱芬,办公室主任刘立伟,康复处处长彭岩岩,权益保障处副处长王海东,康复处副处长周萍出席会议。会议由彭岩岩主持。

王爱芬首先向重点实验室一行的到来表达了欢迎。她指出,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面临着三大难问题,分别是信访残疾人的心理疏导、残疾人运动员的心理疏导以及残联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能够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找到发挥双方优势的有效合作方式。

方媛在发言中指出,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康复的服务是重点实验室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及社会对科技创新、科技服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重点实验室将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进军,不断探索将科学力量融入到残疾人康复事业中。

      胡谊对重点实验室目前所作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残疾人工作现状,介绍了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配套康复服务系统。

席居哲用“三个一”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可以开展的工作,即可以通过一个测评系统,形成一个机制,提供一套服务,来为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做出贡献。

彭岩岩从康复处工作出发,提出测评及服务系统可结合“阳光心园”线下开展工作;线上则可建立咨询热线,提供心理疏导。未来可依托重点实验室的心理学基础和研发力量,针对残疾人康复进行辅助器械的研发。

王海东从残疾人权益保障出发,提出可针对信访对象进行心理行为分析,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培训。

双方在残疾人心理康复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在总结发言中,王爱芬指出,双方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残疾人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测评和服务,要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系统培训,在合作中不断探索有助于残疾人心理康复的新方法。